周三下午

任弼时的红色家风与崇高品格

发布日期:2021-04-22信息来源:团结报


任弼时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红色足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弼时同志非常重视家风建设,身体力行,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对红色家风的形成与发扬,增添了厚重的积淀。本文选取任弼时同志带头践行廉洁奉公、严明家教引导子女成长、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等三个侧面,感受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与崇高品格。


带头践行廉洁奉公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作为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任弼时以身作则,带头在生活中践行廉洁奉公,与普通战士和身边工作人员同甘共苦,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任弼时对革命工作尽心尽职,每一件事总是要求自己“能走一百步,就不要走九十九步”,总是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已成为任弼时红色家风的生动写照。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其间经过共产党人的艰苦斗争,中央苏区得以建立。在中央苏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面对生活物资极度缺乏的状况,任弼时果断选择和战士们一起上山挖野菜,过着同样艰苦的生活。随后,更是鼓励战士们,“困难只是暂时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任弼时随军走上了长征途中。其间,他硬是拖着重病的身躯,吃力地扶杖前进。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任弼时多次摔倒在地上,他爬起来,不让战士和医护人员搀扶。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掀起了一场大生产运动,用以解决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的问题。此时,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带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以身作则,积极带领身边工作人员在延安开垦荒地,种瓜种菜。

西柏坡会议召开后不久,党中央也准备有计划地迁入北平。此时,有关人员建议给书记处的同志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用以参加入城阅兵式。任弼时知道此事后,坚决反对,并表明了自己的理由。他严肃地说:“我们是穿着这身衣服打天下的,也能穿着这身衣服进北平。”进城后,任弼时更是制止了工作人员想将他的旧被子、旧衣服换掉的做法,并诚恳地对工作人员解释,“目前我们刚刚取得政权,国家和人民生活上还有很大的困难,这些旧东西我都还可以用嘛。”

新中国成立后,在任弼时的家中,一条30年代所用的毯子还在用着。在工作人员的追问下,他只是简单地回答道:“这是组织上发给我的战利品,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此外,任弼时更是穿着朴素,身上的毛衣,穿了10多年,早已破烂不堪,他照样穿着。

严明家教引导子女成长

作为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任弼时都拥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任弼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积极引导子女的成长。具体而言,“不搞特权”“不怕吃苦”“关心他人”是任弼时严明家教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他对子女在成长道路上的严格要求。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辛,大部分的生活物资实行供给制。此间,长期居住在湖南老家的任远征第一次来到延安。有一天,她在仓库里玩耍,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各种物品。善良的管理员拿了一个粉红色的小笔记本,送给了远征。但是,远征从未想到的是,父亲任弼时以严肃的态度向她指出:拿这本笔记本为什么是错误的,因为这本笔记本是给干部而不是给你的,为什么要拿呢?这叫参与搞特权。随后,笔记本被还了回去。从那时起,任弼时的孩子们学会了一个不容侵犯的原则,那就是:任弼时的孩子不能随便从公家手里拿走任何东西。


新中国成立后,任弼时和家人们在一起


1947年,党中央正处于转战陕北期间,生活条件异常艰辛,居无定所是常有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任弼时把孩子一起带到王家湾的一个窑洞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住在这个空间狭小的窑洞里。就在这一狭小的方寸之地,毛泽东等领导人指挥部队与胡宗南军队周旋。刚住进窑洞,任弼时就告诫两姐妹:这是伯伯们办公休息的地方,必须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对两姐妹提出“三不准”要求:一不准大声说话,二走路不准有声音,三不准打闹。“三不准”的精神原则让女儿们更加懂得在一个集体中,首先就要学会关爱他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关心工作人员

新中国成立前期,任弼时历任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团中央名誉主席。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党中央为任弼时配备了秘书工作班子。可以说,秘书们和身边工作人员是另一群与任弼时朝夕相处的“家人”,而任弼时更是把身边工作人员视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在与身边工作人员相处的过程中,任弼时十分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1934年10月,红六军在贵州遭遇伏击,损失惨重。任弼时刚从疟疾中恢复过来,就急切地想知道红军的战斗情况。不顾警卫连连长余秋里的苦苦劝告,他坚持拿着竹棍,冒着大雨,在黑暗中奔赴总部。就在不远处,迎面抬来了一副担架。一问情况,他才得知躺在担架上的是第52团受伤的吴营长。任弼时迅速擦亮火柴,借着微弱的火光才看清楚吴营长的脸庞。当看到吴营长的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身上布满了泥泞和鲜血。任弼时立即脱下外套,轻轻地披在吴营长的身上,并反复安慰他:“放心养伤,不用担心。”同时,他指示携带担架的战士:“小心抬起,走的尽量稳一些,一定要确保营长的生命安全。”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决定选拔一批优秀的东北干部团进入东北展开群众工作。时任延安市青年救国联合会宣传部部长兼青年俱乐部主任的东北人褚志远就是其中一员。在褚志远临行前,任弼时关切地询问他的近况,“此去东北的路程比较远,过去了这么多年,那里的情况你已经不甚了解,把孩子交给党中央和我,别带了。等到那里打开局面,站稳脚跟,中央再负责把孩子给你们送去。”因为当时褚志远的孩子只有2岁,带在途中十分不便。最后,在临别之际,任弼时更是紧紧握住褚志远的手说道:“到家乡后,要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可不能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想法。”任弼时对褚志远细致入微的关心,令其终生难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任弼时自己很少使用公家车辆出行,基本上能步行的都步行解决。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进城办事,只要经过他的同意,就可以使用配给他的那辆旧吉普车。但是他总是一再嘱咐,最好是把进入城市时需要做的事情集中办好,以减少汽车使用的频率,节省汽油。由于长期的积劳成疾,任弼时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有一天半夜,秘书的爱人临产,当时任弼时刚入睡,工作人员不忍心打扰他休息,就用三轮车把产妇送到医院。任弼时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情,十分生气,对工作人员说,“你们工作也太机械了,该用车也不用,如果孩子生在路上怎么办?出了事怎么办?像这种事情,下次一定要加以注意。”工作人员虽然受到了批评,但心里却是暖暖的。(作者:张保军 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林省委员会地址:长春市工农大路825号邮编:130021
长春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星广传媒